东莞的“归来”,表面上看是一场消费场景的复兴,本质上却是一座城市服务配套功能的全面升级。这种升级不仅关乎东莞自身发展,更与周边地区产业生态产生着微妙的化学反应。佛山陶瓷产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制造业组成部分,其与东莞新一轮发展的关联性值得深入探讨。
从产业生态的角度看,东莞服务配套能力的提升,实际上为佛山陶瓷产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。当东莞的物流网络更加畅通,当东莞的消费市场更加活跃,当东莞的创新氛围更加浓厚,佛山陶瓷产业自然能够从中获益。这种区域间的产业联动效应,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。东莞的每一个进步,都在为佛山陶瓷产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。
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,东莞夜经济的繁荣,必将催生新的消费需求,其中不乏对高品质陶瓷产品的需求。佛山作为中国陶瓷重镇,完全可以通过产品创新、品质提升,满足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,正是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动力。东莞市场的繁荣,实际上为佛山陶瓷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。
从创新资源的角度看,东莞服务配套功能的强化,有助于形成区域创新合力。当东莞聚集更多创新人才、创新资本、创新技术,佛山陶瓷产业就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创新可能。特别是在新材料应用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区域协同创新能够产生"1+1>2"的效果。东莞的创新资源外溢效应,正是佛山陶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。
从城市功能互补的角度看,东莞与佛山本就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。东莞侧重于服务业创新,佛山专注于制造业升级,二者形成功能互补、优势共享的发展格局。东莞的“夜经济”与佛山的“制造力”相结合,能够创造出更多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这种城市间的良性互动,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要义。东莞的每一步发展,都在为佛山陶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东莞的“归来”,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城市服务配套功能的革命。这场革命不仅关乎东莞自身,也在悄然重塑着周边地区的产业生态。佛山陶瓷产业若能敏锐把握这一机遇,主动对接东莞新发展带来的各种可能性,必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。东莞与佛山,本就是命运共同体,二者的共同繁荣,才是大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。
(禅城陶瓷协会党支部 供稿)
【写在后面】
“东莞回来”对佛山陶瓷产业的启示
东莞,这座曾经沉睡的城市,在2025年7月以一纸《东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宣告回归。当“夜经济”的灯火再次点亮东莞的街头巷尾,当娱乐场所的“应批尽批”政策让城市重新焕发活力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场景的复苏,更是一座城市服务配套功能的全面升级。这一变革,对于相邻的佛山陶瓷产业而言,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
东莞此次推出的服务消费新政,核心在于构建完善的消费生态体系。通过激活夜间经济,完善配套设施,提升服务品质,东莞正在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消费生态系统。这种系统性的思维,恰恰是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所必需的。陶瓷产业作为佛山的重要支柱产业,其发展不应仅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,更需要构建起包括研发设计、展示体验、物流配送、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生态链。
东莞“应批尽批”的政策导向,实质上是在打破行政壁垒,提高政务服务效率。这种服务理念的转变,为佛山陶瓷产业提供了重要借鉴。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,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激发市场活力。佛山陶瓷产业若想实现高质量发展,同样需要政府在政策供给、要素保障、环境营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,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。
东莞激活夜消费的举措,展现了消费场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。从夜市到酒吧,从娱乐到休闲,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。佛山陶瓷产业同样需要创新消费场景,将传统陶瓷产品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,开发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产品,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。通过举办陶艺文化节、陶瓷艺术展等活动,佛山可以打造独特的陶瓷文化消费场景,吸引更多消费者。
东莞此次改革释放出的另一个重要信号是市场主体活力的全面释放。通过放宽准入、优化服务,东莞正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。佛山陶瓷产业要实现兴旺发展,同样需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一方面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;另一方面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,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。只有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,佛山陶瓷产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相关资讯
转载本站文章图片,必须署明来源搜陶网(www.soutao.tv)外地站点加盟热线:0757-82770008,QQ99880500 本站律师顾问:广东中天鼎盛律师事务所:0757-93289933
家居产品导购QQ:632599208 找砖网全国家居经销商Q总群:52515767 中国家居网络媒体Q总群:69235136全国家居职业经理总群86188297 协会支持:佛山市禅城区陶瓷卫浴行业协会
版权所有:佛山市家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粤ICP备11050138号 HTML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