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强化高端人才引育,推动产业创新突破
1. 靶向引进顶尖人才
• 聚焦新材料研发(如纳米釉料、透水砖技术)、智能装备(机器人施釉、AI质检)、低碳技术(光伏陶瓷、氢能窑炉)等领域,引进院士团队、海外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,带动关键技术突破。
• 设立“陶瓷产业高端人才专项基金”,提供安家补贴、税收优惠,配套研发实验室资源。
2. 培育本土创新梯队
• 联合华南理工大学、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,开设“智能陶瓷”“数字设计”等特色专业,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。
• 推行“现代学徒制”,鼓励企业与职校共建“陶瓷产业学院”,实现“招生即招工、毕业即就业”的无缝衔接。
二、构建数字化人才体系,加速产业智造转型
1. 推动智能制造人才储备
• 联合华为、树根互联等企业搭建“陶瓷工业互联网平台”,培养掌握工业大数据分析、产线自动化编程的技术团队。
• 政府牵头组织“陶瓷智造工程师认证计划”,提升现有工人数字化技能。
2. 打造数字化设计生态
• 引入3D建模、虚拟现实(VR)设计人才,推动瓷砖纹理、空间应用场景的个性化定制,满足Z世代消费需求。
• 建立“设计师众创平台”,链接全球设计师资源,孵化文化IP联名产品(如石湾陶艺数字化衍生品)。
三、培育国际化人才,提升品牌全球竞争力
1. 打造国际营销团队
• 培养精通跨文化传播、国际贸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企业开拓RCEP市场,建立海外本土化运营中心。
• 鼓励企业引入“品牌出海顾问”,通过TikTok、Instagram等平台讲好佛山陶瓷故事。
2.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
• 引进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专家,培养熟悉欧美环保认证(如LEED、CARB)的专业团队,推动产品通过国际质量认证,打破贸易壁垒。
四、绿色人才赋能可持续发展
1. 发展低碳技术人才
• 联合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机构,攻关陶瓷生产碳捕集、余热回收技术,培养“双碳”领域科研人才。
• 推广“零碳工厂”认证,培训企业ESG管理人才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2. 循环经济人才布局
• 引入固废资源化利用专家,开发陶瓷废渣制备陶粒、透水砖等技术,构建“陶瓷产业闭环生态”。
五、优化人才生态,激发产业活力
1. 搭建产才融合平台
• 建设“佛山陶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”,整合研发、检测、孵化等功能,为人才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• 举办“全球陶瓷产业人才峰会”,促进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。
2. 完善激励机制
• 推行“揭榜挂帅”制度,鼓励人才参与重大技术攻关,给予项目分红、股权激励。
• 设立“佛山陶瓷工匠奖”,表彰非遗传承人、创新工匠,提升职业荣誉感。
六、文化赋能,激活传统产业新价值
1. 传承与创新并重
• 培养“陶艺+科技”跨界人才,推动3D打印陶艺、数字烧制等新工艺,让传统石湾公仔焕发现代生命力。
• 联合文旅部门开发“陶瓷研学游”,培训文化讲解员,延伸陶瓷文化产业链。
结语
佛山瓷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需将人才战略贯穿于技术创新、生产智造、品牌全球化、绿色转型全链条。通过“引才聚智+本土培育”双轮驱动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陶瓷产业人才高地,推动佛山从“瓷砖制造基地”向“全球陶瓷创新中心”跃升。
相关资讯
转载本站文章图片,必须署明来源搜陶网(www.soutao.tv)外地站点加盟热线:0757-82770008,QQ99880500 本站律师顾问:广东中天鼎盛律师事务所:0757-93289933
家居产品导购QQ:632599208 找砖网全国家居经销商Q总群:52515767 中国家居网络媒体Q总群:69235136全国家居职业经理总群86188297 协会支持:佛山市禅城区陶瓷卫浴行业协会
版权所有:佛山市家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粤ICP备11050138号 HTML网站地图